新闻资讯

潘新春出席中国海洋行动圆桌会议并介绍十大行动
日期:2022-09-29   来源: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   作者:本站原创
分享到:

“2022世界经济论坛中国海洋行动圆桌会议”于2022年9月28日下午在北京召开。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陈丹红女士,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主席兼首席代表陈黎明先生,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海洋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潘新春先生,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苏纪兰先生,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平台与影响力总负责人艾瑞碧女士等出席了圆桌会议并在开幕仪式环节致辞。

图为潘新春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在开幕仪式上致辞

陈黎明主席代表会议主办单位对各位参会嘉宾表示欢迎。他表示,世界经济论坛作为一家中立公正、备受信赖的国际组织,致力于倡导公共与私营领域的合作与创新,为中国和世界塑造共同未来。世界经济论坛正通过“海洋行动之友”等不同的项目和倡议,动员全球商界、政界、倡导者和杰出领袖,共同努力找到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键平衡点,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他表示,今天的圆桌会议主要是探讨私营部门如何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海洋行动,包括蓝色金融、ESG、蓝碳、蓝色食物与创新等,讨论《蓝色伙伴关系原则》提出的重点合作领域以及值得借鉴的商业合作案例,希望各位参会嘉宾能够畅所欲言,为海洋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陈丹红司长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我们生活的地球71% 是海洋,我们在一同享受海洋为人类提供重要资源和发展空间的同时,更要共同面对气候变化叠加人类活动而加剧的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海洋灾害频发等严峻的挑战。因此,维护海洋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应对的重要议题。正如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指出的“当今世界前所未有的相互依赖、互联互通,只有强调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才能实现”,这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生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是高度契合的。《全球发展倡议》紧扣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中心任务,加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促进政策对话、经验分享、能力建设及务实合作,将为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她强调,自然资源部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有关目标,特别是围绕目标14的实施,注重对人与海洋关系的系统认知,注重规划引领和制度保障,注重探索基于生态系统的治理模式和实践路径,注重为海洋可持续发展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她表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促进合作和共同行动。在上述理念和实践的基础上,自然资源部积极倡导蓝色伙伴关系原则,推动建立开放包容、具体务实、互利共赢的蓝色伙伴关系,通过灵活、多元的合作模式,开展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的行动。

她指出,世界经济论坛与海洋基金会正在联合推动的“可持续蓝色伙伴关系合作网络”等项目是推动构建蓝色伙伴关系的重要平台。期待蓝色伙伴关系原则可以成为各利益相关方开展海洋合作和参加全球海洋治理的一种共识,期待更多的伙伴贡献知识、技术和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和合作方式,参与全球蓝色伙伴关系合作网络的建设,支持相关项目的落地,以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助力海洋可持续发展。

潘新春首先对世界经济论坛的邀请表示感谢,并对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海洋是我们的共同家园,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海洋垃圾、过度捕捞、海水酸化等威胁着海洋健康,威胁着人类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的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制定实施了包括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在内的《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了助力海洋可持续发展,海洋基金会在自然资源部的领导下,根据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自然资源部关于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开展了十大行动。他依次简要介绍了这十大行动。

一是海上丝路蓝色经济行动。该行动旨在助力海上丝路国家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截至目前,海洋基金会已与18个国家海洋相关部门签署了合作协议,委托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等14家海洋空间规划研究院成员单位围绕海洋空间规划、蓝色经济、人才培养等开展深入合作,已培训18个国家的官员与技术人员2000多名,完成专题报告100多个,中国和18个国家的90多个科研院校、100多家企业参与了该行动。

二是海上丝路海岸带评估行动。该行动旨在推动海上丝路国家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海洋基金会与厦门大学等合作,采用19个一级指标和34个二级指标,对46个国家海岸带进行评估,得出各国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目前已发布《2021海上丝路国家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报告》,正在研究编制2022年能力指数报告。

三是“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该行动旨在响应联合国号召和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海洋十年”的统一部署。海洋基金会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分委会,共同申请了“加速海洋空间规划在西太及临近地区的实施”国际合作项目,已于2022年4月获批,其主要任务是在亚太地区推行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空间规划。

四是蓝色伙伴关系行动。该行动旨在推动中国提出的与各国在海洋领域构建蓝色伙伴关系的倡议。海洋基金会近几年的重点是助力中国与海上丝路国家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成员国构建蓝色伙伴关系,在海洋保护、蓝色经济、科学研究、防灾减灾、海上救助、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

五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该行动旨在助力中国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海洋基金会与欧盟“蓝色经济”创新计划办公室、欧盟各商会、Smadja & Smadja战略咨询公司等合作,联系100多家欧洲大型企业与我国沿海40多个地级市精准对接,洽谈投资兴业,助力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

六是海洋国际交流对话行动。该行动旨在探讨海洋治理新路径,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海洋基金会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科教文组织、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等20多个国际组织,每年联合举办十多个国际活动,数百个国家参加,为有效保护海洋、治理海洋凝聚更多智慧、更多共识、更多力量。

七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该行动旨在动员大众参与保护海洋公益活动。海洋基金会已连续6年举办全国净滩公益活动,先后累积在沿海40多个地市和120多个县市举办清洁海滩行动、研讨会、展览会、文艺演出、主题演讲等活动500多场,有1000多家单位参与,扶植培育40多家海洋公益组织和10多万志愿者。

八是海洋青少年人才行动。该行动旨在培养海洋青少年人才。海洋基金会已在全国50多所中小学校捐建了海洋图书馆,捐赠码洋2000多万元海洋图书,每年发放“励志深蓝”奖学金50多万元,开展海洋知识竞赛、科普讲座、夏令营等上百次,受益学生超过20万人。此外,每年与外交部、教育部联合在几十所高校举办“涉海外交知识进高校系列讲座”。

九是宣扬海洋人文精神行动。该行动旨在动员大众用各种形式讴歌新时代海洋成就和海洋精神。海洋基金会与海洋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等每年举办多场海洋文化大赛,投送作品超百万件;每年与清华大学、中青旅联科合作开展中外海洋合作成果外宣报道(翻译为12种语言进行投送),国外收看与点击量超百万人次。

十是海洋重大问题研究行动。该行动旨在为海洋治理提供咨询建议。海洋基金会与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等组织开展了全球海洋治理、海上丝路建设、海洋碳汇、海洋微塑、蓝色经济等30多个专题研究,很多成果被政府吸纳。

潘新春表示,海洋基金会将积极落实《2022年联合国海洋大会宣言:我们的海洋、我们的未来、我们的责任》以及中国代表团发布的《蓝色伙伴关系原则》相关精神,将精神融入行动,并按照自然资源部国际司的要求,与世界经济论坛海洋行动之友共同办好“可持续蓝色伙伴关系合作网络”平台,为大家做好服务。

本次圆桌会议共设两个议题,一是“海洋健康、蓝色金融与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二是“蓝碳、蓝色食物与海洋创新”。来自联合国相关组织、政府、企业、金融机构、非政府组织等行业的优秀代表近40人围绕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需要群策群力,久久为功,并表示要立足自身行业,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