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在提升海洋软实力上下硬功夫
日期:2021-07-26   来源: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   作者:本站原创
分享到:

从海洋兴趣小组、到海洋社团、再到海洋班,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致力于提升青少年海洋意识——

在提升海洋软实力上下硬功夫


近日,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在内蒙古自治区捐建的首个海洋图书馆在通辽市第五中学正式揭牌。截至目前,该基金会已在黑龙江、山东、新疆、西藏、重庆、江西、贵州、陕西、海南、甘肃、内蒙古等全国1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实施了“捐建海洋图书馆、培养青少年人才”海洋育苗项目,捐建了38个海洋图书馆,成为青少年学习海洋知识、提升海洋意识的重要窗口。

2015年12月,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正式成立,成为我国海洋领域全国性公募基金会。近年来,该基金会以“动员社会力量,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全面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为目标,聚焦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等,积极开展了一批公益项目。2019年,该基金会被民政部评为4A级社会组织。

点亮海洋教育星星之火

纵观世界海洋大国的发展历史,建设海洋强国不仅需要强大的海洋经济、科技等硬实力,同样也需要海洋文化、海洋教育、海洋意识等软实力的强有力支撑。提升全民海洋文化教育等软实力已经成为建设海洋强国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及社会团体加大我国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力度,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海洋意识宣传教育活动,部分沿海地区举办的海洋节庆活动已成为当地文化品牌和旅游热点,海洋特色文化产业成为海洋经济增长新亮点。但内陆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等原因,学生对海洋知识非常渴求,公众海洋意识有待提升。

2017年,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发起了海洋育苗项目,在中国革命的“星火燎原地”江西省井冈山市的井冈山中学捐建了第一个海洋图书馆。在海洋育苗项目引导下,该校成立了海洋兴趣小组,组织开展海洋宣传教育活动,推动青少年认识海洋、走近海洋、热爱海洋。

从此,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从“星火燎原地”起步,以向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地具有地区辐射作用的重点中小学捐建海洋图书馆为切入点,大力实施海洋育苗项目,通过举办校长座谈会、教师培训班、海洋科普讲座、海洋知识竞赛、海洋夏令营以及设立“励志深蓝”奖学金等一系列活动,努力实现海洋知识进课堂、海洋书籍进书包、海洋意识进活动、出海洋优秀人才的“三进一出”目标。

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举办校长座谈会

如今,海洋育苗项目已呈“星火燎原”之势,覆盖了全国18个省(区、市)、38所学校、近20万名学生。在海洋育苗项目引导下,9个内陆地区高中学校在2020年高考中有100多名学生考入全国知名高校的涉海专业。

播下热爱海洋的种子

“想要亲眼看一看大海。”这是许多内陆地区孩子们的心愿。在我国内陆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偏远地区,限于家庭条件、学业压力等,许多学生在上大学前没走出过县城,更没见过大海。

海洋育苗项目实施初期,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和相关学校“摸着石头过河”,逐步探索在内陆地区普及海洋意识的模式。该基金会调查发现,内陆地区的部分小学地理教材中没有专门设置海洋章节,鼓励学生们多看海洋书籍,会不会影响正常教学?这是许多学校关心关注的问题。

为鼓励和带动学生走近海洋,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举办了海洋知识竞赛,选拔了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海洋夏令营,帮助江西、贵州、湖南、陕西、新疆等地的孩子们实现了走近海洋的夙愿,在学生们心里播下一颗热爱海洋的“种子”。

孩子们参加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举办的海洋夏令营

为提高教师海洋教学能力,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举办了教师培训班,提升了海洋教学水平。这些教师回到学校后,带动了一个班级、一个年级甚至一个学校学习海洋知识,为当地海洋教学注入了新动力。

在普及海洋意识过程中,内陆地区的学校可以做什么?有些实施海洋育苗项目的学校成立了海洋兴趣小组,但组员只有10多个人,影响范围有限。如何更好地开展海洋教学,让山里的孩子了解大海?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中学通过推进海洋知识进课堂、建立海洋科普社团、开展海洋主题活动、打造海洋特色学校给出了答案。

2018年11月,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为道真中学捐建了海洋图书馆。此后,该校以海洋图书馆为平台,开展了“海洋知识漂流瓶”、撰写海洋书籍读后感、海洋好书推荐等活动,引导学生们走进海洋图书馆,努力学习海洋知识。该校以《我们的海洋》为教材蓝本,在高一年级开展海洋知识教学,组织海洋主题班会课和黑板报评比等活动,并邀请相关专家作海洋知识讲座,深化全校师生对海洋的认识。

海洋教学离不开有力的组织保障。道真中学成立了海洋科普社,编制海洋主题活动计划,定期出版《我校孩子有了海》等刊物,开展校际帮扶交流和校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撰写海洋科研小论文,并通过举办演讲、征文、海报设计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海洋主题活动,激发学生们关心海洋的热情。

为提高海洋教学水平,道真中学酌情减少了海洋科普社指导教师的教学课时,使其有更多精力投入科普社工作。随着海洋意识教育的不断深入,该校越来越多的学生实现了学习兴趣与专业发展的对接,培养了一批热爱海洋、具有探索精神和一定实践能力的海洋后备人才。2020年,该校有25位学生考入全国知名高校的涉海专业。

道真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姚思勇说:“学习海洋知识、普及海洋意识不是‘一阵风’,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我校将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工程做好、做强,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

如今,在海洋育苗项目引导下,许多学校成立了海洋社团,积极开展海洋主题活动,把开展海洋主题活动逐步转变为学校的自主行为,在当地起到了一定的辐射和示范效应。

发挥引导示范作用

2021年5月,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捐建的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海洋图书馆揭牌。

近年来,青岛三十九中把海洋教育纳入中学课程教育体系,于2011年创办了海洋班。当时,许多家长和学生认为进入海洋班会影响成绩,首个海洋班仅招收了40名学生。青岛三十九中通过实践证明,进入海洋班不仅没有影响成绩,反而对学生成长成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海洋班的许多毕业生被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该校一大批学生因海洋教育进入全国一流高校。

根据青岛市教育局发布的媒体调查数据显示,青岛三十九中2014届、2015届海洋班毕业生的读研率达80%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过半数的毕业生表示,因为在海洋班有过课题研究的经历,所以在大学做实验、写论文更得心应手。2020年,青岛三十九中高一、高二、高三年级海洋班在校学生共计800多人。

下一步,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将推广青岛三十九中的海洋教育成果,打造突出育人价值的海洋教育“校本课程”,建设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海洋教育师资队伍,培育特色鲜明的海洋教育校园文化,培养海洋后备人才,打造一批海洋特色名校。鼓励各学校因地制宜,从海洋兴趣小组、海洋社团、海洋班做起,为学生们学习海洋知识、提升海洋意识提供平台。鼓励各学校开展以学校自主活动为主、参与基金会组织活动为辅的方式加强海洋教育。该基金会将对开展海洋教育积极性高、效果好的学校给予大力支持。

同时,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将加强海洋育苗项目精细化管理,开展“两赛、一营、一班、一课堂”活动。其中,以我爱海洋“双讲”(教师讲好一堂海洋课、学生讲出我的海洋情演讲)活动大赛为主要途径,选拔优秀教师和学生参加海洋教学培训班、海洋夏令营。开展海洋云课堂活动,逐步把直播网课、海洋图书馆打造成为常态化学习海洋知识的主要平台。

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吕滨表示,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希望教师们增强海洋教学热情,带领学生们学习海洋知识,培养海洋后备人才。同学们要树立远大理想,长大后投身于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生态保护等,为我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