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项目

“追寻极地梦想 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南北极学生夏令营开营

“雪龙”号很大。
   孩子们住在三层。
   他们来自黑龙江、江西、西藏、海南,
   自然资源部7个定点帮扶县。
   他们来自松花江、赣江、雅鲁藏布江、万泉河畔,
   此刻看着长江缓缓流入海洋。
   海洋很大。

7月24日,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自然资源部乡村振兴办、极地中心共同主办的“追寻极地梦想 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自然资源部定点帮扶县南北极学生夏令营开营。来自兴国县第六中学的初一学生钟岷臻代表学员发言说:“来时的列车上,我心中一遍遍欢呼,上海,我们来了!”28名像他这样的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开启了必将终生难忘的研学旅程。

每年举办的自然资源部定点帮扶县师生开展线上线下“南北极夏令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内生动力,已成为自然资源部教育帮扶特色品牌。极地中心党委书记孙波在开营仪式上说:“夏令营活动旨在为同学们提供一次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磨练意志的机会,一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科学家精神教育的洗礼,一次领略科技创新盛宴的实践。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大家对深海极地有新的认知,对南极精神有深入了解,拥有更高站位、更宽视野,长大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自然资源部乡村振兴办负责人沈廷霞也对同学们寄上殷切的希望:“要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相互交流、用心感受、团结友爱、相互包容,共同度过美好的夏令营时光。要认真记录总结,做好宣传,带动更多的师生学习‘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为民族复兴、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对此次夏令营给予大力支持。开营仪式上,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处处长何家骥为同学们颁发了参营证书,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倪前龙为夏令营授旗。

海洋很大。“海洋面积占地球的71%,吸收40%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海洋是一种理想,一种抱负。海洋是一种热爱,是一种工作。”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创始院长周朦给同学们带来了生动而深刻的第一课。鼓励孩子们走近海洋,走近极地,为国家的富强和人类的未来作出贡献。“人生很短,一刻不能浪费。同学们,这次夏令营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鞭策,希望你们回去好好思考,此生究竟要做些什么。”周朦教授的动人讲述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下午,同学们参观了位于极地中心金桥院区的极地科普馆。这是一场关于南北极的知识盛宴。同学们学习了南北极的地理、气候、资源和生物等知识,了解人类考察极地的历史和我国南北极考察进程。企鹅、海燕、海豹等极地动物的标本令他们兴奋不已。同学们还与南极中山站的越冬科考队员视频连线。“极光是怎么形成的?”“野外作业遇到大风怎么处理?”“你们有蔬菜水果吃吗?”科考队员耐心细致地回答同学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

同学们还在极地中心科研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极地生物基因资源库分析处理实验室和冷冻保藏室和南极陨石样品库。

晚饭后,同学们在“雪龙”号上开展科技体验,手工拼制“雪龙2”号纸船模。充实的一天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这只是夏令营的第一天,如同一首歌的第一句,一首诗的第一行。接下来6天,同学们还将参观中共一大、二大会址和《新青年》杂志社编辑部旧址,走进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海洋水族馆、上海天文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馆、中华艺术宫、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展馆参观学习。

供稿: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  王少勇

供图:少勇 朱兵 马聆萧

编辑:李力

审核:万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