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是世界大家庭中具有独特人文地理色彩的成员,是中国人民的友好朋友和合作伙伴。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近几年针对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粮食短缺、药物匮乏、人口贫困、气候变化危机日益严峻等问题和实际需求,中国政府积极行动,为小岛屿国家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发展援助和能力建设支持,包括:建立中国—太平洋岛国应急物资储备库,提供疫苗和医疗物资;成立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防灾减灾合作中心,举办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对话交流会;成立中国—太平洋岛国农业合作示范中心,围绕海洋渔业、岛屿作物、产品加工等开展技术培训;成立中国—加勒比发展中心,推进加勒比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等八大领域务实合作,对加勒比国家开展了抗疫物资援助、网箱养鱼培训等一系列交流合作项目,得到相关小岛屿国家和国际社会普遍赞赏。
海洋基金会十分关注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减灾防灾等方面需要国际社会资助的现实,在中国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的指导下,积极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开展了合作。截至目前,海洋基金会与斐济、汤加、瓦努阿图、巴布亚新几内亚、安提瓜与巴布达、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斯里兰卡、塞舌尔等9个小岛屿国家,以及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太平洋-中国友好协会等区域合作组织签署了开展“推行海洋空间规划,助力蓝色经济发展”海上丝路项目合作协议,围绕海洋空间规划编制、海洋产业布局、海洋能力建设、海洋人才培养、中国企业投资兴业等方面开展了合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在第二届联合国海洋大会期间2022年6月28日,海洋基金会与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在葡萄牙里斯本联合举办了“以海洋空间规划为契机,促进太平洋岛国蓝色经济发展”边会,在第四次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国际会议期间2024年5月27日,与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中国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在安提瓜和巴布达联合举办了“推行海洋空间规划,助力蓝色经济发展”边会,与太平洋小岛屿国家及世界小岛屿国家分享中国海洋空间规划、蓝色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气候解决方案。5年多来,海洋基金会对包括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共建“一带一路”沿海国家的2600名海洋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为发展中国家海洋治理的能力建设提供了支持和中国经验。去年,还专门在斐济、汤加、瓦努阿图举办了海洋能力建设培训班,为三个国家培训人员160人。接下来,海洋基金会将继续推进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着力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编制好海洋空间规划,科学布局开发与保护。
海洋空间规划作为一种基于生态系统的多用途海洋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是解决海洋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冲突的有效工具。中国实施海洋空间规划几十年的经验表明,科学的海洋空间规划对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有力促进社会经济和海洋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意义。海洋基金会将与签署海上丝路项目合作协议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共同编制好合作区域的海洋空间规划,根据对岛屿陆地与海洋生态系统(如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海岸线及沙滩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珍稀和特有物种索饵场、产卵场、回游通道等生态环境状况的综合评价,科学划定优先保护范围,明确有效保护措施;根据岛屿陆域和海域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合理确定资源利用类型、区域、方式与程度,明确海洋资源综合管理措施;妥善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为小岛屿国家海洋可持续发展提供管理依据和新的动能。
二、谋划好海洋优势产业,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
海洋空间规划的编制为促进海洋经济的多元发展、海洋优势产业的培育壮大奠定了基础。小岛屿国家发展海洋产业具有鲜明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海洋渔业,包括海洋捕捞、海洋养殖、海产品加工、海鲜餐饮、海上垂钓、渔具产销等;二是海洋旅游,包括邮轮游艇、沙滩游泳、观光购物、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三是海洋能开发利用,包括海上风能发电、潮流能、潮汐能、波浪能发电等;四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五是当地的特色海洋文化、特色农业作物、特色手工织品等;六是海上交通运输业及海洋油气业等。海洋基金会将与签署海上丝路项目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合作,共同研究和谋划海洋优势产业的产业布局、发展策略和招商引资,组织中国企业去考察洽谈与投资兴业,为合作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和海洋可持续发展激发新的活力。
三、加强海洋能力建设,提升海洋管理效能。
海洋能力建设事关海洋生态保护、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和社会治安秩序等多方面。海洋基金会将与签署海上丝路项目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继续合作,通过举办各类培训活动,内容包括海洋保护与监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防灾减灾、海洋养殖与加工、海洋旅游与本土产业、海洋管理与信息系统等领域,助力合作国家海洋发展与管理能力建设。同时,通过为共建“一带一路”专门建立的“海上丝路海洋发展研究院”、“海洋空间规划重点实验室”和“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实验室”等国际合作机制平台,将加大力度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沿海国家及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科学研究、海洋防灾减灾、海洋人才培养等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公共服务。
海洋基金会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同所有与中国友好的小岛屿发展国家建立紧密联系,积极开展平等、互惠、包容、务实的海洋合作,共聚智慧、携手同行,在助力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和开发海洋,促进蓝色经济发展和海洋可持续中提供帮助和支持,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