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午,2024中国-岛屿国家海洋合作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福建平潭举行,论坛主题为“共筑蓝色梦想,共促海岛繁荣”,由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海洋基金会)、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联合主办,由平潭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承办。来自18个岛屿国家的外宾和中方代表180余人参会。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福建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魏晓奎,海洋基金会理事长吕滨等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斐济、瑙鲁、安提瓜和巴布达、库克群岛、马尔代夫、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等国家和地区的海洋事务主管部门的部级嘉宾也在论坛上发言。论坛由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主任张海峰主持。
孙书贤表示,近年来,中方积极同岛屿国家发展蓝色伙伴关系,已与10余个印度洋岛屿国家、太平洋岛屿国家和加勒比岛屿国家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合作论坛机制,设立联合研究中心,深化海洋科学、防灾减灾、海洋经济和能力建设培训等领域合作,紧跟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进程提速的国际趋势,共同做好海洋合作这篇大文章。下一步,中国将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同岛屿国家一道挖掘合作潜能,深化利益融合。一是加强战略与理念协同,凝聚蓝色经济发展共识;二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扎实推进海上务实合作;三是拓展针对性强的能力建设培训,切实提升岛屿国家海洋管理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图为孙书贤讲话
魏晓奎表示,福建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一以贯之推进海洋强省战略,经略海洋、保护海洋,全力打造高水平的“海上福建”。在向海进军的同时,福建与岛屿国家不断巩固传统友谊、不断推动共赢发展,在海洋生态保护、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文化交流等方面积极交流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福建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与岛屿国家在更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取得更多互利共赢成果。
图为魏晓奎致辞
吕滨表示,海洋基金会作为海洋领域全国性公益社会组织,积极利用自身优势,不断汇聚各方资源,围绕海岛可持续繁荣发展开展了三方面行动:一是海上丝路蓝色经济行动。海洋基金会与斯里兰卡、斐济等海岛国家合作开展了“推行海洋空间规划,助力蓝色经济发展”海上丝路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包括海洋空间规划编制、海洋产业布局、技术人员培训、海洋专题研究、介绍企业投资等,得到了各方的充分肯定。二是海上丝路海岸带评估行动。海洋基金会联合福建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厦门大学),构建了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49个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的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开展了能力评价,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海洋领域的重要公共产品。三是海洋国际交流对话行动。海洋基金会每年围绕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蓝色经济发展、全球海洋治理等与合作单位共同建立国际交流对话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外交流活动,包括“国际海岛论坛”“永续海洋论坛”“中非海洋科技论坛”“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等,不断打造蓝色合作朋友圈,持续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图为吕滨致辞
斐济渔业部部长阿利蒂亚·拜尼瓦鲁表示,中国在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斐济愿同中国拓展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合作。希望借助本次论坛密切伙伴关系,共护海洋生态,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图为阿利蒂亚·拜尼瓦鲁致辞
在论坛上,海洋基金会与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以及斯里兰卡海岸保护与海岸资源管理局签署了“推行海洋空间规划,助力蓝色经济发展”海上丝路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与海洋基金会共同发布了《2024年气候变化下小岛屿国家海平面上升状况报告》。
图为协议签署环节
海洋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潘新春、副秘书长兼办公室(财务部)主任汪敏、海上丝路部副主任李艳参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