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海洋文化创意基地落户广州番禺
日期 · 2024-12-21

12月20日上午,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海洋基金会)海洋文化创意基地揭牌仪式活动在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狮子洋增长极人才谷举行。海洋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潘新春,广州市番禺区委书记黄彪、区政协主席覃海深、区委副书记饶洁怡、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浩霖、副区长郭洪杰,中交四航院董事长邓磊,广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有关领导,番禺区相关部门镇街负责人、相关院校及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海洋文化创意基地是海洋基金会与番禺区人民政府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的,旨在推动新时代海洋事业繁荣发展、促进海洋文化创意产业交流与合作的综合性交流平台。

活动上,与会嘉宾领导共同为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海洋文化创意基地揭牌,标志着海洋基金会与番禺区人民政府正式成为“海洋发展合作伙伴”, 聚力做强“百千万工程”产业主引擎。

图为 与会嘉宾为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海洋文化创意基地揭牌

潘新春在揭牌仪式上表示,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海洋文化创意基地落户番禺,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了一个新起点、一个新阶段,也体现了番禺区委、区政府领导对海洋文化的情怀,对海洋文化研究的担当和使命,特别是体现了番禺人民推进海洋事业快速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他希望番禺积极凝聚国内国际资源和力量,在新时代海洋文化建设上,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传承上,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交流上,特别是在海洋文化与产业融合上,大胆探索、总结经验、走在前列、作出贡献。

随后,潘新春一行实地参观了海洋文化创意基地、番渔荟特色产业展示区和农艺名师工作室,深入了解番禺在海洋文化、“百千万工程”建设、产业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对番禺区推进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建设和海洋产业发展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番禺区在海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走在前列,打造了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建设的“番禺样本”。

作为广州两洋南拓两江东进战略的交汇点,番禺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以“百千万工程”引领,全力以赴推进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大力发展蓝色经济。

潘新春围绕海洋经济发展主题,为番禺区广大干部和企业代表介绍我国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情况。

潘新春表示,我国海洋产业正大步走向现代化,海工装备和高端船舶制造业发展迅猛,2023年海工装备占全球市场份额52%,其中振华重工大吊车占全球市场份额85%,盾构机占全球市场份额75%,海上风电装备及配套设施占全球市场份额80%,承接跨海大桥工程占全球市场份额80%。我国制造的高端船舶占全球市场份额70%以上。海上风电、大型网箱和工船养殖、海洋油气开采、海洋医药、绿色智能港口、海洋文旅、海上航运等快速发展。他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我国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建设,要重视深海资源调查包括深海生物基因,矿产,油气等,深海调查装备与资源开发装备,深海感知信息系统与海洋数字孪生,深海科学认知与深海空间站,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与装备,绿色智能高端船舶制造,金枪鱼等高品质鱼类人工化,海底沉船及物品考古与海洋文化,海洋负排放与全球气候变暖等重大问题的研究与布局实施。他指出,海洋是中国式现代化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随着基地落户化龙镇狮子洋增长极人才谷,海洋基金会将携手番禺区,积极探索新时代海洋事业发展新路径、新模式,共同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共同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共同推动海洋文化传播,奋力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图为 讲座现场

期间,潘新春一行还到海大科学园调研海大科学园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片区建设情况,深入了解了园区在海洋研发、成果转化及企业孵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和未来发展规划。海洋基金会蓝色经济部项目主管王晶一同参加以上活动。

图为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