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路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会议在北京召开
日期 · 2025-05-10
 
来源 · 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
 
作者 · 本站原创

2025年5月9日,海上丝路海洋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院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海洋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研究院院长潘新春主持会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主任彭伟,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主任张海峰、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纪委书记王成胜、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梅显俊、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副主任吴姗姗、自然资源部海洋咨询中心副主任向友权、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斌、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立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副总工刘建辉、福建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厦门大学)副院长李杨帆、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副主任余静、福建海洋研究所副所长胡灯进、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业务处副处长羊志洪,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国际合作处骨干马笑晚等研究院副院长或副院长代表,海洋基金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财务部)主任汪敏等出席会议。

会议通报了海上丝路项目的执行情况并对下步工作做出了部署,研究部署了“海上丝路国家海洋空间规划工作交流会暨海洋空间规划国际合作联盟大会”筹备工作事宜。

01(1).jpg

图为会议现场

彭伟通报了研究院秘书处在工作制度与技术规范建设、综合服务平台运维、海洋空间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运行及青年人才培养、构建蓝色伙伴关系、开展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介绍了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承担海上丝路项目以及利用其进行横向拓展纵向深入所取得丰硕成果,并提出了下步工作设想和建议;张海峰介绍了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承担海上丝路项目以及利用其组织开展岛屿国家保护与发展系列活动所取的成效,并提出了积极利用海上丝路项目品牌不断凝聚岛屿国家力量工作的设想与建议;向友权、王成胜、梅显俊、张斌等分别介绍了承担海上丝路项目取得的成果和溢出效应收获,提出了利用海上丝路项目这张名片来积极拓展海洋国际合作国家,深化海洋国际领域的建议。

潘新春对每位代表的发言作了点评,充分肯定了大家在实施海上丝路项目中用辛勤汗水与聪明才智取得的丰硕成果。他指出,自2018年舟山会议以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海上丝路项目已在柬埔寨、孟加拉、安提瓜和巴布达、泰国、斐济、东帝汶、斯里兰卡、毛里求斯、塞舌尔等20个国家实施,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研究已遍布50个国家,为合作国家编制的海洋空间规划、设计的相关海洋管理制度、开展的海洋人才培养(3000多人)和国别研究、建设的海上丝路国家海洋信息网络、建立的海洋空间规划重点试验室和海岸带可持续能力研究试验室、发布的《助力共建“一带一路”海洋可持续发展合作倡议》《支持共建“一带一路”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八项行动》、《中国海洋空间规划经验与成就》《海丝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太平洋海岛海平面变化报告》《海上丝路国家海洋空间规划合作编制指南》,举办的形式多样海洋国际交流活动等,对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潘新春指出,海上丝路项目的实施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是海上丝路项目得到国内外社会高度称赞。海上丝路项目的实施,既是中国海洋治理的理念、技术、方法等在海上丝路国家的落地,也是中国“和合”文化在海上丝路国家的深入传播,体现了中国海洋人的担当,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做出了积极贡献,获得合作国家海洋主管部门、海洋国际组织、我国相关部委局以及海洋界的肯定与赞赏。二是海上丝路项目提升了海洋空间规划影响力。海上丝路项目的实施,组织了国内外200多家海洋行政部门和科研机构参与,参与者深刻理解到基于“和合”文化和自然解决方案的中国海洋空间规划在平衡海洋保护、资源开发、经济建设,促进人与海洋、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与魅力,大大提升了海洋空间规划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的地位与影响力。三是海上丝路项目成为凝聚国际海洋力量的重要平台。海上丝路项目的实施,搭起了中国海洋机构与共建“一带一路”沿海国家、海洋国际组织开展广泛合作的平台,形成了一个以海上丝路项目实施为主体并不断扩展领域和深化内容的国际朋友圈和合作圈,也形成了一个研究中国和平发展内生动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海洋发展机遇、中国“和合”文化普世价值的国际亲华圈和话语圈。另外,海上丝路项目的实施,锤炼了中国对外海洋合作队伍,提升了自信心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潘新春强调,海上丝路项目的实施要在以往工作基础上,不断增加合作国家,不断扩展合作领域,不断深化合作内容,并做好六个相结合:一是做好与研究合作国家项目与中国发展衔接相结合;二是做好与培养合作国家海洋青年人才相结合;三是做好与传播中国海洋文化相结合; 四是做好与服务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海洋项目相结合;五是做好与合作国家升级海洋管理制度相结合;六是做好与本单位拓展国际合作项目相结合。

会上,介绍了今年九月将举行的“海上丝路国家海洋空间规划工作交流会暨海洋空间规划国际合作联盟大会”方案设想,大家对去年会议取得的丰硕成果予以高度评价,对开好今年的会议充满信心,并提出了诸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为开好会议奠定了基础。潘新春指出,建立海洋空间规划国际合作联盟工作交流机制平台,旨在凝聚全球海洋力量,推动海洋空间规划的全面实施,对助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对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他强调,近期将召开筹备工作会议,明确任务,细化分工,责任到人。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主任张志卫、项目助理刁雪薇,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岸带中心主任曾江宁、创新发展中心主任梁裕扬,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业务处副处长王厚军、海洋资源保护利用研究院副院长滕欣,福建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厦门大学)办公室主任林晓燕、项目业务专员胡小芬,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张坤珵,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院长吴树馨,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发展院副院长郝旭、项目经理刘玉龙,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员安太天,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经济师郑琴琴,福建海洋研究所国际交流培训中心项目主管王晓勤,海洋基金会科教文化部主任刘福龙、海上丝路部副主任李艳、办公室(财务部)业务主管刘辰、生态资源部负责人程明远、办公室(财务部)办事员刘璇、海上丝路部办事员刘桐雨,研究院秘书处项目主管孟雪、王智能、李学峰、刘治帅、张盼盼、康琬超、解晓茹、王新维等代表参加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