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技术与可持续治理协作论坛在天津召开
日期 · 2025-10-24
 
来源 · 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
 
作者 · 本站原创

2025年10月23日上午,作为第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配套活动之一,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技术与可持续治理协作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天津召开。论坛由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海洋基金会)、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和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承办。

图为论坛现场

论坛分为嘉宾致辞和主旨报告两个环节。海洋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潘新春,国际海底管理局(以下简称海管局)副秘书长Bruno Pozzi,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海底业务处处长罗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春雷等依次作嘉宾致辞。自然资源报社社长王永梅出席论坛。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许学伟主持论坛。

潘新春在致辞中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尽快启动已被批准矿区的开采。这既能缓解陆地资源短缺,也能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收益分享机制促进资源公平,还可带动深海科技产业链发展。二是切实保护好海底珍稀生境。所有采矿活动须执行全周期环境影响评估,对具有珍稀生境的矿区,应暂缓开采,以防造成不可逆的生态损失。三是全力阻止未被批准矿产开采行为。国际海底资源是全人类共同财产,其开发必须经国际海底管理局批准与监管。美国单方面授权本国企业勘探的行为违反国际法,国际社会应共同反对,维护多边治理秩序。四是发挥中国-国际海底管理局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JTRC)的作用。JTRC已为百余名发展中国家人员提供培训并开展政策研究,成效显著。海洋基金会为其提供了培训和研究的经费支持。建议加大力度,为资源开采与保护提供技术政策支撑,并为发展中国家培养更多海洋治理人才。

图为潘新春致辞

Bruno Pozzi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感谢海洋基金会和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多年来对海管局的支持,另外对海洋基金会最近在海管局第30届大会上成功获得海管局观察员资格表示恭喜。海管局最近取得重大进展:一方面,理事会已采用标准化的区域环境管理计划,为在印度洋、西北太平洋及中大西洋海岭建立新的管理计划铺平了道路。此外,海管局的海洋科学研究行动计划将持续为各方提供共享平台。期待与中国及全球南方国家以及利益相关方在这些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合作,确保海底成为我们及子孙后代共同的遗产。

图为Bruno Pozzi视频致辞

张春雷在致辞中表示,多年来,我们持续开展深海资源调查与环境勘查,不断提升深海资源和环境认知水平;积极推进深潜装备体系建设,提升装备作业应用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深海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开展面向欠发达国家、小岛屿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联合培训和研究工作,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未来,我们要突破深海矿产资源绿色开发系统关键技术,健全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强化环境影响评价能力,推广深海绿色采矿最佳实践,走出一条资源利用可持续之路。

图为张春雷致辞

随后,主旨报告以“深海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规章进展”“深海采矿技术装备研发与进展”以及“深海采矿环境影响评价”等四个主题依次展开。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主任彭伟、俄罗斯全俄海洋地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Georgy Cherkasov、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海洋战略研究室主任张涛、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杨耀民、国际海底管理局合同管理与能力建设办公室主任蔡永胜、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张丹、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陈旭光、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杜新光、国际海底管理局法律与技术委员会委员Becky Hitchin、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春生分别作主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