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中国海洋学会海洋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暨海洋博物馆联盟成立及授牌大会在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举行。多家国内外海洋文博、遗产保护、文旅机构加入联盟。
大会现场向海洋博物馆联盟授证书;授予国家海洋博物馆“海洋博物馆联盟”牌,授予分支机构铭牌;授予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院长林间海洋博物馆联盟名誉主任委员聘书。
依托中国海洋学会支持,联盟重点打造三大核心平台:科研攻坚平台聚焦海洋考古、生态保护、遗产数字化等领域设立专项课题,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海洋遗产保护提供科学支撑。资源共享平台打破机构壁垒,统筹全国海洋博物馆的藏品、数据及展陈资源,打造海洋遗产库,让文物“活起来”、故事“传开来”。国际交流平台以海上丝绸之路为纽带,深化与沿线国家在文博、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提升中国海洋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让中国的海洋故事传遍全球。
作为全国首个专注于海洋遗产保护与文博领域的专业联合体,该联盟的成立是加强海洋文明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将为保护传承我国海洋遗产、赓续中华海洋文脉提供有力支撑,标志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从文物部门“单兵作战”转变为多部门、多行业“协同合作”。
联盟将强化标准引领,加快制定海洋遗产保护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推动考古发掘、生态修复等流程规范化;深化科普赋能,联合博物馆、研学基地、文旅企业等资源,打造沉浸式海洋文化课堂,培育青少年的海洋梦想;建立海洋专业人才培育机制,通过研修课程和技能竞赛等形式,培养既懂文博又通科技的复合型“海洋守护者”。
联盟将整合各地海洋遗产与馆藏资源,推动海洋遗产保护利用、展览策划、文化共享、教育传播及文创产业发展等领域的深度协作,破解保护碎片化、研究分散化等难题,促进全国海洋类博物馆合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