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海洋公益组织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日期:2023-05-08   来源: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   作者:本站原创
分享到:

2023年5月6日,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海洋基金会)海洋公益组织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海洋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潘新春,副秘书长、海洋基金会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群,副秘书长兼办公室(财务部)主任汪敏,生态资源部副主任张茂东,中国社会报社和中国自然资源报社记者,地方海洋、资源、环保、团委等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地方海洋公益组织负责人等40人参加会议,共同高歌“凝聚智慧与社会力量,助力海洋高质量发展”。

图为会议现场

潘新春首先代表海洋基金会对出席会议的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多年来为海洋基金会公益活动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今天邀请大家开会有两个目的,一是就如何发挥好各海洋公益组织作用,并不断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一支有生力量进行研讨;二是就如何实施好海洋基金会的十大行动之一的“开展海洋生态保护行动,推动美丽海岸海湾建设”任务进行研究和部署工作。

他指出,目前在民政部登记的社会组织已达90多万家,其中社会团体近38万家,民办非企业单位约52万家,基金会8600多家,全国登记认定慈善组织9288个。社会组织是一支巨大的社会力量,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当今中国已进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首要任务和鲜明主题,各个社会组织特别是海洋公益组织如何在海洋高质量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出积极的贡献,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重要问题。他根据海洋基金会发展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认为,社会组织完全可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但要提升自身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创造自身工作条件与活动氛围等,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要树立海洋家国情怀精神。公益组织不是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无编制、无权力、无硬性任务、无财政拨款。想要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全靠自觉和境界。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和骨干团队是做好工作的第一要素,只要胸怀大志,有积极进取有为的精气神,有海洋家国情怀的使命感,有甘愿奉献社会的慈善心,有公平正义无私的高境界,就一定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一定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并得到社会和政府的赞赏与肯定。

二要建立凝心聚力的生态圈。公益组织要积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政府机关、各类企业、科研院所、大中学校、城乡社区、退休干部等。积极建立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六个生态圈:建立工作指导生态圈,就是公益组织主动向当地政府机关如海洋、资源、环保、发改、民政、共青团等部门汇报工作,争取任务,积极获得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指导、支持,成为其工作的上级机关。建立经费资助生态圈,就是公益组织主动邀请众多企业参与公益活动并作为经费等资助的主要力量,在公益活动中积极兼顾企业合理需求,帮助企业提升社会责任形象,实现互惠双赢。建立技术支撑生态圈,就是公益组织主动邀请科研院校专家学者作为专业性公益活动的科技顾问,指导专业性公益活动科学开展,同时积极为专家学者开展海洋科普活动提供支持和服务,形成良性互动。建立志愿者生态圈,就是公益组织主动发展一批固定的志愿者作为开展各项活动的骨干力量,并有意识地从管理者、企业家、科学家、退休干部、学生等志愿者中培养、跟踪为公益活动所用的人才队伍。建立骨干团队生态圈,就是公益组织要建立骨干工作团队,人数不在多而在精,团队要具有无私奉献精神,是懂业务、能表达、有文采、会办事、有自信,有板有眼、干净利索、不卑不亢的多面手。建立媒体宣传生态圈,就是公益组织要主动联络一批骨干媒体及时报道跟踪公益活动,通过宣传吸引更多人来关注海洋,关注公益,参与公益事业,不断形成争先恐后参与海洋公益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要围绕建设海洋强国开展工作。地方海洋公益组织要紧紧围绕建设海洋强国在地方的具体任务开展工作,才能具有发展前途与生命力。具体可在地方的海洋生态保护、海洋资源开发、蓝色经济发展、海洋科技普及、海洋文化教育、海洋法制建设、海洋国际合作等领域中寻找助力地方海洋高质发展的重点,作为公益活动的首要任务与重点工作。

四要形成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地方海洋公益组织要重视创新,创新是提高公益活动影响力、吸引力的重要力量。要在过去传统会议、展览、调查、演出、演讲等活动形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活动形式和方法,充分利用自媒体资源,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支持参与,让公益活动既生动活泼又喜闻乐见。

五要打造富有特色的品牌项目。地方海洋公益组织连续多年接受海洋基金会委托并承办全国净滩公益活动、美丽海洋公益行动等任务,做了大量工作,形成良好影响,获得社会肯定。要在此基础上,创新打造成特色品牌项目,成为鲜明的拳头公共产品。

六要用海洋基金会项目促进自身发展。地方海洋公益组织要善于利用海洋基金会的影响力、地方人脉资源和委托开展的公益项目,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发展壮大自己,不断提高在当地社会和政府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七要主动服务政府成为参谋助手。地方海洋公益组织要把服务政府工作放在首位,开展的活动项目要从政府和群众中来,到政府和群众中去,成为政府工作的参谋助手,成为解决群众难题的能手。

八骨干团队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主要负责人是一面旗帜,骨干团队是战斗堡垒。主要负责人和骨干团队要带头遵纪守法,清廉节俭,树立现代公益人海洋家国情怀精神和敢于担当,敢于开拓,敢于负责,敢于做大事、难事、实事的勇气与魄力。

潘新春重点介绍了海洋基金会十大行动之一“开展海洋生态保护行动,推动美丽海岸海湾建设”2023年度部署的五方面工作。在建立海洋公益组织和志愿者网络方面,一是统计各公益组织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基本信息;二是收集各地志愿者名单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单位等;三是择优选择一部分地方公益组织网络与基金会网链接,为适时建立“蓝色合作伙伴公益联盟平台”打基础。在举办中欧海洋生态保护海滩清洁活动方面,作为2018年中欧签署“中欧蓝色伙伴关系”文件中的一项具体任务,每年举办一次,正在研究今年在中国的举办城市和承办单位。在举办“第七届全国净滩公益活动”方面,将聚焦助力海洋高质量发展,择优选择具有举办大型活动实力与经验,当地政府部门积极支持,融合与融活当地特色海洋活动的承办单位。在开展“美丽海洋公益行动”方面,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充分激发项目的引领性和杠杆性,使承办单位通过承担本项目达到凝聚力量、放大资源、扩大影响、加快发展的效果。在“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专项基金要做好今年工作计划,开展相关企业走访调研,组织召开企业座谈会,研究在深圳、澳门和香港打造生态样板工程,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会上,23家单位的代表作了发言,各单位代表对“海洋公益组织如何发挥作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反响热烈,表示有热情、有信心、有干劲继续承担好海洋基金会“开展海洋生态保护行动,推动美丽海岸海湾建设”等行动。代表们认为,本次会议为公益组织的负责人扩大了眼界,启发了思路,大家纷纷表示回去后要立即理论联系实际,将“八个方面”用于指导自身发展实践,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代表们认为,本次会议为公益组织的从业者鼓舞了士气,增加了信心,大家充分感谢海洋基金会多年来为地方海洋公益组织在机构顶层设计、社会资源链接、政府关系维护等方面所给予的指导、资助和支持。

最后,潘新春再次肯定了大家在承担海洋基金会公益项目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做出的贡献以及取得的成效,为因承担海洋基金会公益项目而得到政府部门的表彰和社会的认可感到高兴自豪。他表示,各公益组织在与海洋基金会合作的过程中不仅有收获更有期待,海洋基金会将继续与大家深化合作,支持地方公益组织的成长与发展。他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的首要任务,海洋基金会愿意全力支持各海洋公益组织发展并打造成为助推海洋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不负国家的使命与担当。

海洋基金会办公室(财务部)、生态资源部,锦州市生态环境局、盘锦市海洋局、天津市生态环境局、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共青团威海市委、青岛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锦州市星星之火爱心协会、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营口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葫芦岛市野生动植物湿地保护协会、辽宁省葫芦岛市野生鸟类保护协会、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天津河西区绿友环境保护中心、河北环保联合会、东营市幸福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潍坊滨海爱心义工公益服务中心、威海市华益公益服务中心、青岛市黄岛区清源环保公益服务中心、日照市蓝道海洋生态研究服务中心、连云港市清洁海岸志愿服务中心、浙江省绿色科技文化促进会、温岭市青年志愿者协会、70.8海洋媒体实验室、东山县海洋保育志愿者协会、惠州大亚湾区蓝色海湾公益协会、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湛江市碧海蓝天环境保护服务中心、北部湾大学、海南省蓝丝带海洋环境保护协会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